身边好医生医院重症医学科
罗小波,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治医师。从医17年,他始终坚守在重症医学的殿堂,整日面对危重患者,驻守着生命的最后防线。每一个生命的背后,都留下了他默默奉献的身影,都流淌着他辛勤付出的汗水。曾先后获得自贡市大美医者提名、医院青年榜样称号,其科研成果先后获得自贡市卫健委引进医学新技术推广成果奖,自贡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他倾尽全力,只为一个年轻的生命在罗小波的职业生涯中,挽救过无数的生命,经历过无数次的惊心动魄,但最让他终身难忘的却是对一个爆炸伤患者的救治,那是一次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更是对自己的挑战。 年8月,科室收治了一名年轻的爆炸伤患者,患者全身皮肤93%重度烧伤、胸腹脏器严重损伤,气道也有损伤,生命危在旦夕。这样严重的病人,科室是第一次遇到,罗小波也是第一次遇到,罗小波主动请缨,担任该患者的主要抢救医生,当时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他!一定要救他!”带着一份沉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本着一份对工作的热情和热爱,他迎难而上,发起了对自己的挑战。 他不顾患者身上发出来的一股股难闻的气味,仔细查体,迅速制定救治方案,通过补液、输血、扩容、建通道,甚至用上了目前最先进的“有创血流动力监测技术”,在罗小波不眠不休的24小时守护中,患者挺过了第一天。这让罗小波看到了希望,只要患者能多挺一天,就能多一份希望,他为自己制定了第一个目标,就是让患者活过三天。在这三天里,病人的状况并不容乐观,先是尿量减少,全身肿胀,安置透析管进行透析,后又出现免疫力低下,并出现了感染,再后又因呼吸道损伤要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手术,几次险象环生,幸好罗小波一直守在床边,遇到紧急情况迅速给予处理。通过不断的梳理抢救思路,总结救治方案,患者终于度过了三天的危险期。 但险情并没有解除,鲍曼不动杆菌来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登场、肝衰竭爆发、腹膜穿孔、消化道出血,各种险情轮番登场。请来专家会诊,制定救治方案,险情被一一排除,患者活过了七天,这是罗小波为自己制定的第二个目标。达到了这个目标后,罗小波对该患者的救治越来越有信心,再次梳理救治过程,调整治疗方案,让患者度过感染期。 提起救治过程中的艰辛,罗小波说:“相对于抢救病人,每天的换药更是对自己身体和心理的挑战,面对血肉模糊的创面、隔着厚厚纱布渗出来的脓血、腥臭无比的气味,必须要有超出常人的耐心、细心和爱心。换一次药往往需要大半天的时间,半天里,你的心思全在患者身上,根本无暇顾及吃饭、喝水、上厕所,换完药,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来。” 这位患者在ICU住了28天,罗小波也一直呆在他的病床前守了他28天。28天里,罗小波陪着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看着从生命垂危到度过危险期脱离呼吸机,再到各项生命指征平稳,身上的创面慢慢结痂,最终转出ICU,罗小波的内心是喜悦的,也很有成就感。 他说:“要想当一名好医生,不能吃苦是不行的,因为重症医学科是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我们的坚守,才能点燃患者的希望之光。” 他医者仁心,用一条床单拉起生的希望在重症医学科,一提起苟大爷,很多医生护士都知道,这是罗小波用一条床单,每天拉着床单训练,才让他成功脱离了呼吸机,走出了ICU。 苟大爷是一位肺癌晚期患者,左肺已失去功能,右肺还有一点点功能,只能靠呼吸机来呼吸。来医院ICU之前,医院治疗过,脱机困难。“一定要让患者脱机,要不然的话,他的右肺长期不工作,将会逐渐萎缩而失去功能”。为了让苟大爷脱离呼吸机,罗小波想了很多办法,但都不能成功。最后,罗小波拿来一条床单,将苟大爷放到床单上,然后他拉住床单,将苟大爷拉起来,进行呼吸锻炼,这个方法对病人来说很有效,但对罗小波来说却是很辛苦的,整个过程要靠自己双手的力量,把病人拉起来,把自己的力量借给病人。整个训练过程至少要持续半天的时间,在这半天里,罗小波要一直拉住床单,还要教病人怎样呼吸。 为了方便与苟大爷交流,罗小波在他的面前放了一块小黑板,让苟大爷有什么不适或需求都写在上面。虽然苟大爷说不出话来,但与罗小波相处的20来天的时间里,苟大爷通过小黑板,一遍遍地写着“辛苦了,歇一会儿吧”。20多天的时间里,罗小波天天坚持这样为苟大爷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苟大爷最终脱离了呼吸机,能自助呼吸了,成功转出了ICU。 问起罗小波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这么辛苦的救治一个已是肺癌晚期的患者,罗小波淡淡地说:“虽然这个病人得的是绝症,目前的医学技术无法挽救他的生命,但至少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减轻他的痛苦。能做到这些,除了要有一份坚守,一份热爱之外,还必须有一份医者的仁心。” 他高负荷工作,医院与科室间来回奔波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病情危重,治疗、用药、各监护参数的分析、安全管理等等任何一环都不能有细小的疏忽,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早起,是罗小波的一个习惯,他早早来到科室为患者仔细作体格检查,细致为病人听诊,认真查看记录各种仪器设备的数据,在诊治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沉着冷静分析病情,寻找最佳有效的治疗方案。 今年2月,罗医院驻点帮扶,这样一来无形中又增加了他的工作量。为医院,他早上五点就得起床,六点到科室,把病人安排处理好,然后赶在8医院上班,在那里一呆就是一整天,晚上下班后,还要回到科室办理病人的转出手续,时间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的。 每当看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换来了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平稳、换来了患者平安的走出重症医学科、换来了病人家属开心的笑颜时,罗小波感觉一切辛苦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罗小波说:“我会一如既往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断进取、不断努力,更加热情地对待工作,更加用心地照顾好病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jiongpo.com/yxhxsj/18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无创呼吸机助患者呼吸更顺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