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深耕亚专业聚焦危重
白癜风的症状与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4/5596650.html年12月,医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立,在科主任刘志燕的带领下以及全体呼吸人的努力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西安市医学优势专科已成为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学科,是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单位”、“间质性肺疾病协作组成员单位”和“呼吸康复协作组成员单位”,中国戒烟联盟理事单位。于年评为陕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同年6月通过“国家PCCM(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医院达标单位”认证。专业的诊疗技术、先进的仪器设备、雄厚的医资力量、细致的护理服务为危重症患者牢牢筑起生命防线。10大亚专业组6大专科特色满足不同患者就医需求刘志燕介绍,目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拥有全硕士化医生队伍,现有医护人员32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4名。为满足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科室下设肺部感染组、慢阻肺组、哮喘组、呼吸危重症组、介入呼吸病学组、肺癌组、肺康复组、肺血管组、慢病管理组、烟草组等10个呼吸亚专业组,并常年开设呼吸普通、专家门诊及慢阻肺、哮喘、肺结节、肺部感染、戒烟等专病门诊。此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还细分出呼吸介入、肺康复、呼吸危重症、肺结节多学科会诊、慢病管理、烟草管理6大专科特色,实现对患者的精准管理与治疗。“比如,肺康复是由呼吸科、康复科、精神心理科、营养科共同参与组建的综合治疗团队。除肺炎外,慢阻肺是我们科室收治的第二大疾病。根据对患者的评估,制定相应方案。此外,随着胸部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发现的肺结节患者越来越多。除90%是良性结节外,我们通过AI系统软件再次观察结节,以及与影像科、胸外科医生、病理科医生组成团队根据结节影像学特点及高危因素进行肺结节多学科会诊,给出合理化治疗建议。”除收治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气胸、胸腔积液等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外,科室承接对急慢性呼吸衰竭、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衰竭等急危重症的救治;肺间质纤维化、肺结节、过敏性疾病、慢性咳嗽、不明原因的胸痛与呼吸困难等诊疗,以及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气管镜下治疗。重视科研发展培育专科人才开辟学科建设新天地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积极开展各种临床及基础研究等科研工作。积极申请省、部级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已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近20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参编教材和学术专著7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并在每年举办1-2次省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为持续提升医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学术水平,科室实施并落实了各层级医师的培养计划。“我们积极鼓励年轻的医生申报省、市、局级课题,并根据工作年限,每年选派医师到国内外进修。”刘志燕说,目前为止,对于高年资医师科室已派送1人到意大利肺癌诊疗中心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2医院呼吸专科进修、1人北京医院进修,并获得合格证书。对于住院医生,医院、西安医院、医院等进行呼吸重症专科进修。“除选派医生进修外,也输送医院、西安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院医院进行肺康复、呼吸重症、肺功能等方面专科培训。”另外,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室要求所有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都需考过国家肺功能证,鼓励考取重症医学专业证书。“我们希望不同层次的医护人员,在自己的领域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刘志燕表示。多年经验积累创新技术助力明确患者病因对症治疗今年4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位70岁的男性患者,由于持续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医院治疗后病症没有缓解,转至医院消化科后,症状稍有缓解,但病人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转入重症ICU,后陆续出现肺部感染等问题,刘志燕在查看患者异常的化验单后,考虑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属少见疾病。这类疾病只有经验丰富的医师才会有所意识,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检查。在刘志燕看来,病人每一个出现异常的化验单都是有问题的,需要医生万分细致的观察,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异常的化验单,现有的症状体征与其他的检查化验可以解释吗?多想几个为什么,从蛛丝马迹中,去发现少见病、罕见病,给与正确的诊断。此外在先进技术的助力下,对于一些在教科书或临床中,无典型症状的疾病也能及时明确病因,尽早对因治疗、及早康复。“我们与检验科合作开展感染病原学宏基因组学(mNGS)检测,如奴卡氏菌感染、军团菌感染、烟曲霉感染、隐球菌感染、结核杆菌感染、高毒力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等等,自开展技术检测以来,军团菌肺炎已检测出76例,其中一半患者都是非典型症状,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刘志燕说。另外,与病理科合作开展肺癌靶向基因检测、PD-L1检测,给肺癌患者开展精准治疗。 谈及未来科室的发展方向刘志燕表示,将基于病理类型、分期和分子分型、靶向基因检测等对肺癌展开综合治疗,同时成立RICU展开呼吸危重症救治、肺结节多学科会诊中心以及与耳鼻喉科、神经内科成立院级睡眠中心,持续扩大专业影响力。 转自:华商报编辑:宣传科毕祯审核:宣传科宫浩翔部分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End▼往期回顾 Reviewofpreviousperiods ●医院冬春季节疫情防控期就诊公告●国家卫健委表彰!改善医疗服务,我们一直在路上!●医院?医院甲乳外科 ●22岁扬州女孩一千公里坐飞机?来手术,一厘米切口解决腰腿痛 ●新年贺辞! ●记录我们一起拼过的春夏秋冬 ●医院成功实施3D打印双尺桡骨重建术 ●Get市三院最全面的门诊预约就诊指南 ●有“痔”之士千万别学“刁顺子” 市三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jiongpo.com/yxhxsj/18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从现在开始,我们保持陌生人的距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