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由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设立,定为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其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疾病及与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早期检测和预防慢性肾病,是目前全球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与肾病相伴,过精彩人生”,在肾脏疾病的诊断和管理的过程中,鼓励患者积极地参与工作生活与社会活动,摆脱疾病的枷锁,拥抱精彩的人生。上午九点,医院肾内一病区在综合大楼前开展肾脏疾病公益义诊、免费筛查及科普宣传活动,我院肾内科主任马国英等专家接受市民现场咨询、答疑解惑,向广大市民朋友普及肾病的预防、保护及治疗等方面的知识。义诊活动结束后,专家们进行了两场直播,并通过直播的方式,开展线上讲课,知识科普并与观众互动,针对慢性肾脏病日常健康管理、血透、腹透日常护理等内容进行知识讲解,教会患者如何自我管理减轻症状,带病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线上讲课穿插提问环节,参与人员还获得了意外惊喜。

科室简介:

肾内科一病区(含血透室)简介

肾内科一病区为医院重点学科。现拥有在职医护人员共78人。医师23人,护士55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54人。科室近年发表论文39篇,核心期刊6篇;专著1篇,州级科研项目4项。

科室设有血液净化(血透/腹膜透析)、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腹膜透析置管术)、基础疾病(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3个亚专业,床位80张,血液透析机90台。科室以慢性肾损害干预诱导一体化诊治技术和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组合应用于危重症疾病的救治为病区特色,如多靶点治疗顽固性肾病综合征、重症狼疮性肾炎、急进性肾炎和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血液净化专业紧跟国内外诊治先进水平,开展了“血浆滤过透析”、“血浆滤过吸附”、“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术”及“集成血液净化技术”,尤其是集成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症肾衰竭及一些非肾脏领域的危重疾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高胆红素血症等)的救治,提高疾病的抢救成功率;如双重血浆吸附(DPMAS)+血液滤过(CVVH)+体外膜肺(二氧化碳清除术)不同血液净化组合模式对心、肝、肺、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抢救。每年完成维持性血液透析6万多人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例。

目前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有血滤吸附和集成血液净化技术,能解决严重脓毒血症、高碳酸性呼吸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肝衰竭、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血液净化治疗,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专科优势的学科。

专家简介

马国英,主任医师,医院肾一病区(含血液净化中心)主任;贵州省肾脏病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贵州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专家组成员,黔东南州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主任;贵州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常委等;年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和黔东南州先进工作者,年带领肾内科获得“工人先锋号”称号;年获黔东南州州管专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在她的带领下,使肾内科先后成为国家慢性肾病临床研究中心协同网络成员、巴渝肾脏病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黔东南州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省级临床培训基地等;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血液净化质量改进和国产血液净化产品临床应用研究评价》、《贵州省中青年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参与年《黔东南州B超引导下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诊疗标准(试行)》、年贵州省第三批地方标准《梗阻性肾病健康教育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项(《一种血透室用治疗台》),撰写专箸一本(《临床肾内科疾病诊治技术》),发表论文9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获州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参与科研立项5项。

图文:杨晓涓

编辑:杨晓涓

审核:艾军刘亚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jiongpo.com/hxxtjb/1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