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呼吸病学》(TheLancetRespiratoryMedicine)一直致力于发表较高相关性和影响力的文章,年新发布的影响因子为22.。为此,我们特别精选出-年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高被引文章,与读者分享。

1

吸烟者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烟,其中原因有很多,比如尝试戒烟或在禁烟场所使用尼古丁等。本研究于年4月27日至年6月17日期间,在PubMed和Webof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了评估成年吸烟者的电子烟使用与戒烟关联的文章。

研究提取的数据包括:研究地点、研究设计、研究人群、电子烟使用的定义和流行度、对照组(若有)、烟草消费、尼古丁依赖水平、其他混杂因素、戒烟的定义、以及戒烟的可能性。

在检索到的所有项研究中,本系统综述纳入了38项研究;针对20项设置了对照组的研究进行了随机效应荟萃分析和敏感度分析,包括15项队列研究,3项横断面研究及2项临床试验。研究发现,电子烟使用者的戒烟率比非电子烟使用者低28%(比值比[OR]:0.72;95%CI:0·57–0·91)。针对所有电子烟使用者人群(无论是否想要戒烟)的研究与仅针对企图戒烟者人群的研究相比,其电子烟使用与戒烟的关联性并无显著差异(OR:0·63;95%CI:0·45–0·86vs0·60–1·23;p=0·94)。

尽管电子烟作为有效的戒烟工具而被宣传和使用,但本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电子烟的戒烟功能,因而不建议将电子烟作为有效的戒烟手段。

2

过去十年中,全球结核发病率下降甚微,非洲和亚洲等地区的结核病仍然处于失控状态。虽然一些地区的结核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然面临耐多药结核病(MDR)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势头上升的威胁。在一些结核盛行的国家,XDR结核已经无法用药物治愈或遵循原有程序治愈,演变成了完全抗药结核,这带来了类似于化疗出现之前所面临的难题:无法治愈结核、高死亡率、需要替代性手段预防疾病传播。

该特邀报告对抗药性结核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传统观点认为,对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是由于患者依从性较差和程序化治疗失败造成的,这种观点现在正受到质疑。很多证据表明,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异、把药物转运到细胞外的外排泵诱导表达,以及结核病灶中药物渗透不足等其他一些机制可能对耐药性结核的整个发生过程都有着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对于新型干预手段开发、给药路径与剂量、以及公共卫生政策都有重要启示。本研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最佳的药物与手术管理、新药及老药新用(包括贝达喹啉、德拉马尼和利奈唑胺)的作用、药代学和药动学考虑、预防策略(比如多耐药与广泛耐药的预防接触)、姑息治疗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法医学与伦理学问题等。

3

术后并发症会导致患者术后死亡。现有证据支持术中给患者给予小潮气量通气,但高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仍存在争议。

为此,我们检索了年7月30日之前发表的关于全麻术中保护性通气的随机对照试验,从中提取了个体患者的相关数据并进行荟萃分析。分析数据来自1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包含2,位患者。多因素分析表明,驱动压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关(驱动压增加一个单位的比值比[OR]为1.16;95%CI[1·13–1·19];p0·),但没有发现潮气量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则之间存在关联(1·05,[0·98–1·13];p=0·)。单变量分析中PEEP的解释效应不大,因此多元分析中没有包含PEEP这一变量。在中介变量分析中,驱动压是保护性通气对肺部并发症作用的唯一显著中介变量(p=0·)。有两项研究对小潮气量通气时的低水平PEEP和高水平PEEP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会引起驱动压升高的PEEP的增高会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OR3·11,95%CI[1·39–6·96];p=0·)。

因此,对于损伤肺与非损伤肺、以及术中机械通气来说,驱动压都是最优机械通气的影响参数。这表明,手术中应常规测量平台压与呼气末压力,包括内源性PEEP,而这并非目前的惯常做法。但是,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对基于驱动压的通气与患者(有或无肺损伤)的常规护理进行比较,之后才能下定论。

4

有效的脓毒血症靶向治疗需要了解个体宿主感染反应的异质性。

本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招募了英国重症监护室中名成人患者,他们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器官功能障碍而导致脓毒血症,我们分析了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全局基因表达,然后在另外名患者组成的复制队列中验证了相关结果。我们将不同患者之间基因转录变异的基因组决定因素绘制成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QTL)。

对重症监护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的转录组分析发现了两个主要的脓毒血症反应标记物(SRS1和SRS2)。发现队列中有名患者[41%]SRS1检测为阳性,这些患者存在一种免疫抑制表型,表现为内毒素耐受、T细胞耗竭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I类抗原下调等特征。比起SRS2,SRS1阳性的患者14天死亡率更高(发现队列风险比(HR)2·4,95%CI[1·3–4·5],p=0·;验证队列HR2·8,95%CI[1·5–5·1],p=0·)。我们发现了有7个基因可以预测并辅助分类SRS1和SRS2阳性患者。我们确定了重要免疫代谢反应基因及脓毒血症反应网络有关的顺式和反式作用eQTL。

我们采用的基因组学方法可以确定具有不同免疫反应状态和预后的患者亚群、揭示潜在基因变异的作用,从而促进对脓毒血症异质性的理解。

5

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或可预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且有过急性加重的患者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的反应。WISDOM试验是一个为期12个月的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患者每天接受18μg的塞托溴铵、μg沙美特罗和0μg的丙酸氟替卡松三联疗法治疗,连续治疗6周,之后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两组,在随后的12周内继续接受三联疗法治疗或逐步减少氟替卡松用量。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完全停药后(第3-12个月),试验人员进行了析因分析,根据不同的嗜酸性粒细胞临界值将患者分组,比较ICS维持与中断所伴随的急性加重率和发生时间。

共有2,名患者在ICS停药后继续接受二联或三联治疗,其中,对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占白细胞总计数的百分比)为2%及以上、4%及以上和5%及以上的患者来说,停止ICS治疗的中重度急性加重率高于维持ICS治疗(率比分别为:1.22、1·63和1.82;95%CI分别为:[1·02–1·48]、[1·19–2·24]和[1·20–2·76])。

本研究首次探索并证实,在长效毒蕈碱拮抗剂(LAMA)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的存在下,初始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CS停药和COPD急性加重之间存在关联。研究数据表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4%及以上或细胞数高于/μL可能提示由于ICS停药而出现COPD急性加重的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低于4%或细胞数少于/μL的患者中很少出现。

《柳叶刀-呼吸病学》期刊介绍

《柳叶刀-呼吸病学》(TheLancetRespiratoryMedicine)于年3月创刊,是柳叶刀继《柳叶刀-肿瘤学》、《柳叶刀-神经病学》和《柳叶刀-感染病学》之后推出的第四本专业学术期刊。《柳叶刀-呼吸病学》同柳叶刀旗下其他期刊一样,为所有进入同行评审流程的论文提供快速发表服务,被成功接收的论文可在稿件提交后八周内在线发表。本刊现已收录于PubMed以及ThomsonReuters旗下的SciSearch?,JournalCitationReports和CurrentContents?数据库。

声誉及影响力

《柳叶刀-呼吸病学》的影响因子为22.,在重症监护和呼吸医学研究期刊中排名首位(JournalCitationReports?,ClarivateAnalytics)。本刊为全球呼吸医学及重症监护领域提供了一个权威和独立的发表平台,发表高质量的研究、综述和新闻,重点聚焦于可能影响临床实践的研究。

作者须知

《柳叶刀-呼吸病学》刊载那些为倡导改变或启发临床实践做出贡献的原创性研究,也刊载呼吸病学和重症监护相关主题的内容翔实的综述文章。本刊读者来自世界各地,因此文章行文应清晰易懂,便于不同专业水平的读者理解;我们建议作者应尽可能提供相应的图表和高清图片来补充阐释论文内容。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本刊的不同板块或投稿指南,请参见下文。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联系respiratorymedicine

lancet.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jiongpo.com/hxxtjb/14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