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简称“新冠肺炎”)暴发,其传染性强,有明显人传人倾向。有关资料显示,新冠肺炎的典型表现是“咳嗽、发热、乏力”,有人要问,有这些症状就是得了新冠肺炎么?

当然不是

这三个症状对于呼吸道疾病来说,不具有特异性,很多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都可以有这些症状。

那么,怎么判断是否患了传染性极强的新冠肺炎呢?

首先,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1、最近两周内到过武汉及周边地区么?

2、两周内接触过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么?

3、两周内与发热、咳嗽患者接触过吗?这些患者有没有接触过来自武汉及周边地区、或有新冠肺炎报告社区的人员?

4、最近与同学、朋友相聚没有?相聚的人有没有多人同时发病?

以上4条流行病学问题中如果有其中任何1条,就要高度警惕自己有被传染的可能。

这时要紧的是立即自我医学隔离观察14天,不论自己有无不适,都要与家人及朋友分开,最好居家隔离,带口罩,不外出。

同时,必须严密观察自己是否发热?是否有咳嗽、疲乏无力或鼻塞、流涕、咽痛、胸闷气紧、腹泻?

如果有这些表现,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极大,医院发热门诊进行专科检查。血细胞计数、肺部CT及肝功、肾功、电解质、血沉、降钙素原、D二聚体等检查都是必须要做的。

其中发热/咳嗽、白血球及/或淋巴细胞降低、肺CT异常是三条具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要点。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比较容易忽略与潜伏期病人的接触史。因为本病的潜伏期可长达14天,隐性传染就不容易发现。

例如,A是最初的感染者但还未发病,他本人也不知情,在与B交往接触过程中无意的将病毒传了出去,就这样

A传B传C传D

最后D被感染了,但他并不认识A或B,因此,D的流行病学史不容易问出来。

在临床表现中,发热和干咳最常见,但有的病人表现有差异,个别人也可表现为咳痰、呼吸困难、胸痛、胸闷、食少、四肢酸痛、腹泻等。

正因为隐性传染不容易被发现,国家卫健委在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对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断标准,除“有1条流行病学史+2条临床表现”外,如没有流行病学史,但“同时满足3条临床表现者(发热咳嗽+血白细胞或淋巴细胞减少+肺CT异常)”,都将高度怀疑为新冠肺炎患者,必须立即单独隔离治疗。

有关部门将对疑似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确诊或排除,最后医院治疗。

了解了以上流行病学及相关的临床知识,我们每一个人可以大致评估一下,新冠肺炎自己中招了吗?

点击长按识别下图中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jiongpo.com/exhxsj/13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