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救赎出生几分钟,小宝宝上了手术台
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恩重如山,医德双馨。”“我和宝宝妈妈不知道怎么表达我们的谢意,这面锦旗,你们一定要收下。”在上海医院、医院新生儿科病房内,绵绵(化名)的父母连连道谢,趁查房间隙,两人特地向该科全体医护人员送上锦旗,对医疗团队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表示衷心感谢。家属送来锦旗表示感谢记者了解到,近日,上海医院与医院成功为三名新生儿在出生后的5分钟、10分钟、7分钟内分别实施了胸腔镜微创手术(胸腔镜下先天性膈疝膈肌修补术、肠扭转复位、胸膜粘连烙断术+胸膜剥脱术)。原来,包含绵绵在内的三个新生儿分别在母亲孕19周、孕20周及孕21周时被发现不幸患上先天性膈疝。曾有文献报道,该病死亡率高达25%—33%。从孕期的不确定,到对未来的担忧,甚至可能夭折的恐惧,年轻的父母们每一分、每一秒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严密监测各项生命随着三个小宝宝的出生,医疗团队发现,他们出生后立即表现出严重的呼吸窘迫,全身青紫、哭声微弱,他们的呼吸道都非常细小,加上新生儿组织及器官的脆嫩,使得手术难度和麻醉风险急剧升高。而在医学领域,对时间的争夺往往意味着对生命的救赎。新生儿科陈蓉主任告诉记者,对这类新生儿进行手术,不仅要面对极高的麻醉风险,还有可能引起手术中的副损伤及并发症。每一次手术都是在与时间赛跑,同时还要确保手术的精准和安全,更对术后的重症监护水平与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李飞团队为患儿实施手术面对这样的手术挑战,医疗团队没有犹豫,极速响应。然而,手术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其中一个宝宝术后很快又出现了血氧饱和度的不稳定和上下肢差异较大,经新生儿科与超声科病情评估,考虑为膈疝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的生命再次面临严重的威胁。随即,新生儿科立即组织进行抢救,采用一氧化氮联合高频机械通气,同时用有创血压监测为治疗提供实时、精准的血压数据,助力医疗团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根据新生儿体征与病情变化,精心调整治疗方案。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肺动脉压力渐渐降低,病情趋于稳定,不久就成功撤除了呼吸机,目前已顺利出院。宝宝病情趋于稳定陈蓉介绍说,先天性膈疝是胎儿期膈肌发育不全导致腹腔内容物疝入胸腔,引起肺发育不全和严重肺动脉高压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发病率约为1/,是导致新生儿死亡或长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外科手术修补缺损的膈肌是唯一的根治手段。“我们也想提醒各位宝妈应做好孕期保健,加强孕期营养和监测,按时完成孕期胎儿B超检查,如发现羊水过多并检测发现卵磷脂和神经鞘磷脂低于正常,超声显像可见胎儿胸腔内有腹腔脏器等即可做出产前诊断,若同时合并有染色体或心脏等其他畸形,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必要时可终止妊娠。”陈蓉说。“胎儿刚出生,就得进行复杂的胸腔镜微创手术,几年前连我们自己都不敢尝试,更不敢向家属提出这个建议……”儿童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李飞带领团队完成手术后感叹道,这不仅要求手术精确操作,避免对新生儿娇嫩组织的任何额外伤害,同时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手术步骤。作为学科带头人的李飞,其团队已完成各类儿童胸外手术余例,引领着贵州儿童胸外科前进发展的方向。而现在“出生即可手术”综合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据悉,通过这三例紧急、复杂的救治案例,凸显了上海医院的多学科诊疗模式,能为患儿提供精准的一体化无缝衔接的诊疗服务。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也是对贵州全力支持促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生根落地、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延伸阅读:先天性膈疝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往往母亲孕期时,胎儿的胃/小肠/大网膜/结肠/肝脏/脾脏等腹腔内脏器就会通过膈肌缺损进入胸腔,压迫肺和心脏,导致新生儿肺的发育不良,出生时常导致呼吸窘迫,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冷赛楠编辑胡桅可二审刘思博三审周文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jiongpo.com/jxhjsj/19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疫情防控知识问答澎湃在线
- 下一篇文章: 生命可贵费县人民医院儿科誓让每个家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