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练习题66
白癜风传染吗 http://pf.39.net/bdfyy/zqbdf/141107/4512728.html 点击上方蓝字 1.下列最常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疾病是: A.胸腔积液 B.支气管哮喘 C.气管肿物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E.自发性气胸 2.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有效的措施是:(执助不考) A.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B.持续高浓度吸氧 C.持续低浓度吸氧 D.积极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E.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3.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致胸腔积液的疾病是(执助不考): A.肾病综合征 B.肝硬化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左心衰竭 E.缩窄性心包炎 4.Ⅱ型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 A.肺纤维化 B.肺结核 C.支气管扩张 D.阻塞性肺炎 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目前用于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肺功能指标是: A.FEV1占预测百分比 B.FVC占预计值百分比 C.RV/TLC(残总比) D.MVV占预测值百分比 E.FEV1/FVC(一秒率) 参考答案 1.C。解析:吸气性呼气困难主要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阻塞与狭窄,如气管肿物(C对)等。胸腔积液(A错)和自发性气胸(E错)时,患者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B错)和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错)为小气道阻塞,患者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2.A。解析:ARDS主要病理特征是透明膜形成,导致弥散功能障碍,患者出现顽固的低氧血症,因此需采取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A对)来提高肺泡内气体交换。高浓度给氧(B错)可提高PaO2,但是多数患者需使用机械通气。持续低浓度吸氧(C错)适用于伴明显CO2潴留的低氧血症。对症支持(D错)是对症治疗,为一般性措施,不是最有效的措施。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E错)在ARDS中的治疗价值尚不确定。 3.C。解析:胸腔积液是由各种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形成的,又称胸水。发病机制有:①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D错)、缩窄性心包炎(E错)、血容量增加;②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肺结核、肺炎)、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C对)]、胸膜肿瘤、肺梗死等,产生渗出液;③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B错)、肾病综合征(A错)、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产生漏出液;④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⑤损伤;⑥医源性等。 4.E。解析:Ⅱ型呼吸衰竭表现为低氧血症伴有CO2升高,常见于气道阻塞性疾病,如COPO(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A。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RV(残气量)、TLC(肺总量)均增高,因此RV/TLC(C错)并不能良好的反应其肺功能的状况。MVV(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错)是肺功能的检查之一,若实测值占预测值80~%,为基本正常,60~70%为稍减退,40~50%为显著减退,但由于MVV测量费力,因此其并不用作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FVC(即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B错)也可作为判定肺功能的指标,但是慢阻肺的早期,FVC也可以表现正常,临床上并不常用。目前主要使用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A对)来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FEV1/FVC(一秒率)(E错)0.70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必要条件。 仅需元,详询:或(同V) 往期回顾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练习题(64)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练习题(63)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练习题(62) 山西执业医师考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jiongpo.com/jxhjsj/157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护士第一天卫生资格考试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