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呼吸重监护室完成一例ECMO病例治疗
10月11日—17日,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成功为一例肺间质纤维化、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患者进行了ECMO治疗。这例ECMO治疗是由我院ECMO团队独立建立,呼吸重症监护室进行全程维护、护理、管理、撤离,是我院多科室协作完成的一次技术突破。 紧张有序的监护治疗 特护小组专职监护 特护小组在床旁凝血监测 患者为老年女性,高龄,既往有肺间质纤维化病史,本次呼吸道感染后病情进展,医院转入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病情并未能缓解,予%氧浓度,氧合并不能维持至正常,病情进展较快,必须争分夺秒进行进一步干预。以往此类病例需医院,但途中风险极大,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苏卫华与家属充分沟通后立即与我院ECMO团队联系组织建立ECMO治疗小组,麻醉科副主任柏宁、主治医师王建永、胸外科主任王振东、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王东、心脏外科监护室主任张壮丽迅速到位对患者病情进行会诊、建立血管通道、测试、组装机器,自10月11日下午17时加班至22时ECMO建立并成功运行。 ECMO建立运行后监测及护理成了重中之重,呼吸重症监护室全体护理人员成立了专职特护小组,经过一周的系统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于10月17日16时成功撤机。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其基本原理是:ECMO运转时,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膜肺氧合,排出二氧化碳,氧合血可回输静脉(V-V转流),也可回输动脉(V-A转流)。其中V-V转流:主要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将静脉血在流经肺之前已部分气体交换,弥补肺功能的不足。V-A转流:既可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又可用于心脏支持,血泵可以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维持血液循环。 ECMO在新冠疫情中对极危重患者的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能否开展ECMO治疗也是衡量医疗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不仅体现医疗技术,医院医护综合协作的风向标。呼吸重症监护室作为我院以呼吸危重症为特色的治疗单元,将继续积极拓展新业务新技术,医院高质量发展。(呼吸重症监护室) 图/文:杜永杰 编辑:王越悦 责任编辑:凌金梅 审核:许红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jiongpo.com/hxxtjb/18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长期左侧睡太难受,平躺害怕胎儿缺氧,3招
- 下一篇文章: 医院应用ECMO联合CRRT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