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丨春来防ldquo核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旨在号召和动员全社会行动起来,深入开展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消除新冠肺炎疫情、遏制结核病流行,切实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新型冠状病病毒引起的肺炎被WHO正式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缩写COVID-19,3月11日中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新型冠状病毒为世界大流行。自古以来,人类在遇到摸不清的敌人时,都会因为自己处于被动的状态下而感到恐慌和束手无策!就如肺结核,十痨九死,也曾引起过人类的无比恐慌,被称为“白色瘟疫”,虽然人类现在还没有完全战胜肺结核,但是经过最近一百多年的研究,我们逐渐摸清了肺结核的元凶、传播途径以及药物的使用,一系列防治措施已经使肺结核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也逐渐从恐慌中走了出来。为加深公众对两种不同疾病的认识,现从七个方面对肺结核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对比,做好自我防护,远离肺结核,远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属于细菌感染。 一、致病元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感染。 二、症状肺结核以持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为主要症状,有些患者伴咯血、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胸痛、呼吸困难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 三、传染性 肺结核主要是飞沫传播,肺结核患者通过吐痰、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带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四、高危人群肺结核人群普遍易感,且以下7类人群是肺结核高危人群: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免疫低下的人群、接受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HIV/AIDS人群、糖尿病患者、尘肺患者、其他特殊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群普遍易感。 五、潜伏期肺结核肺结核潜伏期可能很长、甚至终身潜伏,肺结核潜伏期一般认为没有传染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部分感染人员潜伏期就已具有传染性。 六、治疗肺结核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抗结核药物有20多种,包括一线抗结核药物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等,且肺结核的治疗周期较长,一般至少需要持续治疗半年以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虽然没有特效药,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能对症处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患者通过加强自身免疫力也可有效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周期比肺结核短很多。 七、预防 预防不管哪种疾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都是非常有效的防控方法。 1、切断传播途径。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用手帕、手肘遮住口鼻或者戴口罩,患者用品及时消毒清洗等,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2、控制传染源。对具传染性的患者实施隔离措施,并让其积极配合治疗。 3、保护易感人群。加强锻炼、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重要手段。加强开窗通风和空气流通,降低空间病菌密度,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jiongpo.com/hxxtjb/13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常见疾病英文缩写超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