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S2016专访宋元林教授急性呼吸窘
9月4日,在欧洲呼吸学会年会(ERS)现场,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宋元林教授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疗的最新进展与丁香园战友进行了分享。 ARDS的危险因素ARDS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感染,肺内吸入,肺部创伤以及其他肺内和肺外多种因素,其中由于感染而导致的ARDS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约占50%~60%。 这类患者特点是病情较重,易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等问题,这类患者较一般ADRS患者死亡率更高,需要引起重视。 ARDS病理生理学研究近年发展情况1.Ⅱ型上皮细胞有主动清除液体的功能 年前后,国外两个实验室(Matthay,Ingbar)发现Ⅱ型上皮细胞有主动清除液体的功能,此后的20余年中,结合水通道研究基本明确了肺内液体转运的跨膜(弥散,水通道),经细胞旁(静水压力)及主动分泌(离子转运导致的液体被动转运)等方式,研究者利用此机制进行了很多治疗ARDS的尝试,其中包括采用β-受体激动剂静脉或雾化给药的方式研究肺水肿的消散等。 这些尝试在部分动物试验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到了临床上,这样的治疗方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氧合指数,但却没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主要原因可能与核心病理生理改变-内皮和上皮的通透性未能有效改善有关。 2.针对ARDS患者高凝倾向的抗凝治疗 研究发现,ARDS患者肺泡、血管内皆具有高凝倾向,同时伴有纤溶活性较低的现象。且患者的高凝倾向和死亡率呈正相关。因此研究者设想采用抗凝、增加纤溶、溶栓等方式进行治疗以改善ARDS患者高死亡率的现象。 此类研究在动物实验中(包括转基因动物中)效果较好,但当投入临床使用后,截至目前,发现无论是采用肝素还是小剂量rt-PA或其他抗凝方式,都仍没有一项方式能够反复验证后证明其对改善ARDS患者死亡率产生较大影响。这或许与凝血纤溶时间、特性等因素相关。 目前为止,对于什么时候使用抗凝药物、使用何种抗凝药物、使用多大剂量的抗凝药物这几个难题,仍尚未非常明确。 3.上皮、内皮屏障功能研究 近年来,学术界对上皮和内皮的屏障功能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在近几年对炎症细胞导致的上皮通透性增加、内皮通透性增加研究较多。目前已经明确了数十条信号传导通路与内皮和上皮的屏障功能有关,包括KGF、Ang-1、Robo-Slit、integrin、TLR、凋亡和自噬等。 目前针对这些靶点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前期研究正在进行,部分动物实验显示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多条信号传导通路都与内皮和上皮的通透性有关,需要聚焦主要的关键节点来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 4.各细胞功能与ARDS疾病的关系 之前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可知,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等细胞的生理功能在ARDS患者身体中发生了特异的变化。 中性粒细胞是ARDS发生的关键环节,当患者中性粒细胞去除后,其肺损伤可以得到明显缓解,其次中性粒细胞还具有清除机体内微生物的功能,如其被去除,早期可能会有改善肺损伤的作用,后期则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同时伴随着微生物的过度生长也会导致毒素的产生。 巨噬细胞也是肺内炎症发生的重要机制,现今对巨噬细胞的活化、以及其从M1到M2的转化机制方面做了很多研究。 此前淋巴细胞不被重视,但在近期的研究中,也发现T淋巴细胞及TH17细胞在ARDS的病理生理变化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补体也参与肺损伤的发生。 以上提及的有一部分进展,或许在未来可能出现较为显著、效果较好的结果。 ADRS的治疗新进展就整体来说,ARDS的病理生理进展较多,且随之还陆续发现了众多靶点,并且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却不能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这与许多因素相关,其中一个原因是与动物模型有关,因为实验所用的动物模型并不能完全复制临床的ARDS。 临床中ARDS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存在多器官功能不全、感染等情况。比如临床在改善患者ARDS的同时往往要给患者急性通气、补液,进行长时间的观察。而在动物实验中大部分动物在发生ARDS后存活时间不超过1~2天,所以这跟临床ARDS患者病程不是很一致。 干细胞具有分泌生长因子,转化为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同时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因子产生等多重功能。在动物实验中很多肺损伤的模型(LPS导致的肺损伤、感染导致的肺损伤、急性通气导致的肺损伤)在使用干细胞治疗后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目前,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实验已进入临床二期。从干细胞修复肺损伤的机制来看,干细胞在未来几年时间内或许成为治疗ARDS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但适合干细胞治疗的ARDS人群还需要进一步去发掘。 除了上述进展外,目前在机械通气的模式、潮气量的大小、俯卧位通气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其中比较明确的是发现是小潮气量通气,高流量鼻导管给氧,在较重的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时可降低部分患者死亡率,ECMO可以延长生存时间,对部分患者有益。 这几种措施也是目前用于ARDS治疗研究显示有初步疗效的治疗方法,但限于条件后面医院和医学中心都能开展的。其他的一些支持治疗方法还在研究当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jiongpo.com/exhxsj/322.html
- 上一篇文章: 打呼噜也是病县人民医院开展多导睡眠监
- 下一篇文章: 怀孕糖尿病准妈妈们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