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信息时报消息

“原来趴着就可以治病!”

小陈是一位年轻的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患者,最近感染了新冠病毒,有明显的胸闷、气促。医生结合他的病情,考虑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也就是请他“趴一趴”。在药物和俯卧位通气的综合治疗下,小陈的胸闷、气促症状消失。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李谦华讲解了这个疗法。

“趴一趴”疗法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明确提出,具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建议每天不少于12小时。而“俯卧位治疗”,其实就是所谓的“趴一趴”。

俯卧位通气治疗,顾名思义,就是让患者“趴”着通气,其原理是通过俯卧姿势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帮助背侧萎缩的肺泡复张,使肺及气管内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得到良好引流。

“趴一趴”有什么好处?

据李谦华介绍,“趴一趴”疗法主要有三个好处:

1.保护肺。

2.肺里的痰更容易咳出来。

3.肺是由无数个肺泡组成的,肺泡就像小气球一样,趴着能让背部瘪掉的肺泡鼓起来,可以吸入更多氧气。

谁都可以“趴一趴”吗?

“趴一趴”疗法虽然简单又神奇,但不是谁都能趴。李谦华提醒,在进行俯卧位治疗之前要经过医生评估病情,治疗时要在专业医护人员辅助下进行。“趴一趴”疗法一般适用于以下人群:

1.顽固性低氧血症、中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2.氧合指数≤mmHg,呼气末正压(PEEP≥5cmH2O)的患者。

3.重症高危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普通型、重症和危重症的新冠患者。

“趴一趴”疗法要注意什么?

据李谦华介绍,“趴一趴”治疗时有以下五个要点需要注意:

1.治疗前2小时暂停进食。

2.治疗时,护士会在患者头部、胸部、髂嵴处等易受压部位垫减压用具或软枕,还需要佩戴便携式血氧饱和仪,如果数值低于97%,要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3.如果患者身上挂有补液或身上有导管,翻身时需要医护人员帮忙,避免牵拉脱落。

4.每次俯卧位持续时间尽量≥2小时,建议每天累计≥12小时,趴着时可以尝试投降式、抱头式、游泳式、抱胸式等不同的趴姿。

5.趴着的时候,可适当放松自己,听音乐,睡睡觉,看看书,聊聊天。

以下禁忌症情况要特别注意

绝对禁忌症

1.脊柱不稳定性骨折。

2.高危肺栓塞。

3.颅内压增高。

相对禁忌症

1.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2.面部或骨盆骨折。

3.多发性创伤伴不稳定性骨折。

4.重度腹腔内高压。

5.外科手术后。

6.妊娠、深静脉血栓。

记者:张漫

通讯员:沈丽娜李谦华贾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jiongpo.com/exhxsj/1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