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解读了ST2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的风险预估,本周我们将给大家盘点ST2在急诊科患者的应用研究。今天解读的文章《InterleukinfamilymemberST2andmortalityinacutedyspnoea》发表于年的《JournalofInternalMedicine》,该文献研究旨在用一种新的方法评估,来探讨ST2在急诊科的急性呼吸困难(AD)患者中的预后价值。试验设计

在这项国际多中心的队列设计中,纳入了例急诊科出现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患者是18岁或18岁以上,表现为呼吸困难,排除了表现为急性缺血且心电图改变,或心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以及创伤、气胸、上呼吸道梗阻、血透等患者。统计患者在30天和1年内的死亡率,并盲测ST2、B型利钠肽(BNP)和NT-proBNP,从而比较ST2和BNP、NT-proBNP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预后价值。

研究结果

在例出现呼吸困难的急诊患者中,例(48%)被确定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在30天内对ADHF患者进行的随访显示,47例(4%)患者死亡,在1年的随访中,这一数字增加到(13%),基线特征如表1所示。患者群体的中位年龄为69岁,男性占58%。用最常见的纽约心脏协会推荐的心功能分级,这些ADHF患者为III类(46.1%)和IV类(34.5%)。

表1例患者的基线特征

备注:AHF的诊断是由两名心脏病专家做出的,他们对生物标志物的结果是不知情的。在判决的诊断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下,第三位心脏病专家被用来打破僵局。通过检查病人档案、胸部x光片和超声心动图,做出了最终的诊断。

1年内死亡的ADHF患者ST2浓度比生存下来的ADHF患者ST2浓度明显较高。而30天内死亡的ADHF患者的ST2(n=47,中位数pg/L)水平高于1年死亡的患者(n=,中位数91pg/L),如图1。

图天内死亡和1年内死亡患者同生存者ST2浓度对比

ROC曲线分析,在30天患者死亡率预测,ST2(AUC0.76)略优于两种利钠肽(BNP:AUC0.63;NT-proBNP:AUC0.7)。90天、一年内死亡率预测,ST2和两种利纳肽差别不大。

图2曲线下的面积—ST2、NT-proBNP和BNP预测死亡率比较

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死亡患者中ST2,BNP,NT-proBNP浓度变化,结果显示,ST2与BNP或NT-proBNP的组合提高了1年死亡率的预测,患者的危险分层更为明显。利钠肽值较低的人可能会被认为是低风险的,但ST2高的话,也可能是高风险患者。

图3呼吸困难患者1年内死亡率和生物标志物浓度变化的关系

结论

在患有急性呼吸困难的急诊科患者中,ST2是30天和1年死亡率的一个强有力和独立的预测因子,可改善BNP或NT-proBNP提供的风险分层。

这篇文章虽然发表在十年前,但是该文章中采用的患者的数量比较大,患者跟踪调查达1年,研究结果和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为后续十年中更多的ST2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目前,ST2作为独立心衰风险预估因子,已经被国内外很多心衰指南认可和推荐。

艾美益?ST2的优势

心衰预防、诊断、指导治疗、预后评估

单一阈值,不受肾功能、年龄、体重影响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

12分钟快速检测

适合血清、血浆、全血等标本

全球POCTST2专利使用

声明:本文为已发表的文献解读,在文末也对引用的文献进行标注,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原作者与我们直接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对涉及内容进行更改、删除处理,谢谢!

参考文献

SocratesT,DefilippiC,ReichlinT,etal.InterleukinfamilymemberST2andmortalityinacutedyspnoea[J].JournalofInternalMedicine,,(5):-.

往期精品及ST2解读

?ST2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住院死亡率标志物的分析

?最新《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中国专家共识》出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心肌损伤的临床管理专家建议(第一版)》——最详细的新冠患者心血管标志物使用建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xijiongpo.com/exhxsj/12518.html